首页 PC站 客户服务 > 用卡百科 > 金融知识
高息背后是陷阱!这些非法集资套路请务必远离
2025-06-19

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分子为了引诱群众上当受骗,达到非法集资目的,常常采取各种手段骗取群众信任。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在这里提醒您“守住钱袋子·护好幸福家”,以下是非法集资常见套路:

1.装点公司门面,营造实力假象。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,办理工商执照、税务登记等手续,貌似合法,实则没有金融资质。这些公司或办公地点高档豪华,或宣传国资背景,或投入重金通过各类媒体甚至央视进行包装宣传,或在高档场所(如人民大会堂)举行推介会、知识讲座,邀请名人、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,展示与领导合影及各种奖项,欺骗性更强。

2.编造投资项目,打消群众疑虑。从过去的农林矿业开发、民间借贷、房地产销售、原始股发行、加盟经营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投资理财、财富管理、金融互助理财、海外上市、私募股权等形形色色的理财项目,并且承诺有担保、可回购、低风险、高回报等。

3.混淆投资概念,常人难以判断。不法分子把在地方股交中心挂牌吹成上市,把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混淆是在纳斯达克上市;有的利用电子黄金、投资基金、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,假称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;有的利用专卖、代理、加盟连锁、消费增值返利、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,欺骗群众投资。

4.承诺高额回报,编造“致富”神话。高利引诱,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。不法分子一开始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,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,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,等达到一定规模后,便秘密转移资金,携款潜逃。

5.利用新型概念,制造传销骗局。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“数字经济”“数字资产”等新概念的追捧,以高收益、低风险、固定回报为诱饵,诱导用户参加平台购物并发展下线客户,通过收取“入门费”、“拉人头”等方式编制“庞氏骗局”,骗取公众资金。

6.“关闭自动扣费业务”类诈骗

该类诈骗案件中多种涉诈形式组合升级,非法软件恶意入侵控制受害人设备,集中表现为屏幕共享、远程控制、“隔空读卡”等多种形式综合使用,贯穿信息窃取、设备控制、资金转移全流程。相关案件中涉及的非法软件均通过非官方渠道获取,具有明显的欺骗特征,主要可分为三类:一是“腾讯会议”“ 华为云会议”“软视通云会议”等仿造市面正规软件名称及图标的非法软件;二是“抖音会议”“银联会议”“中银会议”等诈骗分子自制的具有误导性名称图标的虚假软件;三是木马病毒类非法软件,下载安装授权后, 在手机后台运行,手机桌面无新增 APP 显示。受害人在下载非法软件后, 存在其手机开启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后,资金迅速通过手机银行大额转移的行为特征。